-
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pt課件
-
素材預覽
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pt課件下載是由PPT寶藏(www.249113.com)會員weishenhe上傳推薦的科學PPT課件, 更新時間為2022-06-07,素材編號506798。
這是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pt課件下載,主要介紹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氧氣的用途;想一想,議一議;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實驗方法和步驟 ;如何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光合作用還能產生氧氣;氧氣的來源光合作用的公式,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的燃燒都會消耗大氣中的氧氣,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們為什么沒有感到缺氧呢?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還要進一步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歡迎點擊下載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pt課件。
第1頁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3.照光——摘取葉片
1.暗處理∶將葉片中的淀粉運走耗盡
2.選葉遮光∶設置對照實驗,見光部分為實驗組,遮光部分為對照組.
5.碘液染色∶淀粉遇碘變藍色,見光部分變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色〈黃白色〉
4.酒精脫色——漂洗
光合作用:場所--葉綠體,條件--光,產物--淀粉。
有機物的作用
查閱資料——了解物質的性質1、氧氣的性質:能使帶火星的木條。
2、氫氧化鈉溶液的性質:①可以吸收氣中的;②具有性,使用時要小心,以防沾到皮膚上。
1.構建植物體,供自身呼吸作用利用
2.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通過食物鏈、食物網)
二氧化碳
復燃
蝕
第2頁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第3頁
燃燒
醫療用氧氣來急救
工業氧焊
動植物的呼吸
問:
小貼士:一個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氣(約含5千克氧氣),消耗其中的約1千克的氧(不含動物呼吸及燃燒所消耗的),當空氣中氧含量下降到7%-8%時,人就會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墒亲匀唤缰胁]有出現這樣的現象,您知道其中的緣由嗎?
氧氣的用途
資料分析據統計,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所消耗的氧氣量平均為10000kg/s。如果以這樣的速度來計算,氣中的氧3000年就會用完,那地球上的生物早就無法生存了。
動植物呼吸作用,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什么氣體?那么這些二氧化碳去了哪里?
氧氣會用完嗎?
第4頁
氧氣
二氧化碳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的燃燒都會消耗氣中的氧氣,排出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們為什么沒有感到缺氧呢?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還要進一步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5頁
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苗種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澆灌。5年后,柳樹質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減少了不到100克。海爾蒙特認為這是因為柳樹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無機鹽外,還吸收了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樹體內有機物的原料。想一想,1.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綠色植物通過氣孔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從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
2.是什么物質使柳樹增重了呢?
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想一想,議一議P121
柳樹增重80多千克土壤減少不到100克
海爾蒙特的結論:水是合成柳樹體內有機物的原料
第6頁
?
海爾蒙特:水分是植物體建造自身的原料
光合作用需要——水
第7頁
海爾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的作用呢?17世紀后葉,由于顯微鏡的發明,人們發現了植物葉片上的氣孔,因而認為,正是通過這些氣孔,植物與外界進行了氣體交換。后來的科學研究證實,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從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
第8頁
1
2
3
1773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實驗:思考:1、怎么做的?2、什么現象?3、什么原因?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普普利斯特利的實驗說明了什么?
第9頁
普利斯特里的實驗(1)、(2)
結果:蠟燭不久就熄滅,小白鼠很快也死去
原因:玻璃罩內氧氣是有限的
在陽光下,把燃著的蠟燭和小白鼠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
普利斯特里的實驗(3)
在光下,把燃著的蠟燭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
結果:蠟燭長時間地燃燒著
原因:植物為蠟燭燃燒提供了氧氣
第10頁
普利斯特里的實驗(4)
在光下,把小白鼠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
結果:小白鼠會繼續活下去
原因:植物為小白鼠提供了氧氣。
普利斯特利的結論
1、前兩個實驗說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能使空氣變得污濁!2、后兩個實驗說明:植物能夠更新變污濁的空氣
3、空氣變得污濁指的是:什么氣體少了?什么氣體多了?
4、更新以后呢?少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了呢?
第11頁
把點燃的蠟燭、活著的小白鼠和活著的植物分別放進密閉的容器,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小白鼠、植物為什么死掉?原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都會消耗氧氣,玻璃罩內氧氣是有限的,所以蠟燭不久就熄滅,小白鼠很快也死去。玻璃罩內二氧化碳是有限的,所以植物不久就死掉。
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蠟燭熄滅
小白鼠死亡
植物死掉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第12頁
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為什么放入植物后,蠟燭可以繼續燃燒,小鼠可以繼續存活,植物也仍然活著?
植物光合作用能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蠟燭和小白鼠得到氧氣,綠色植物得到二氧化碳
第13頁
[科學史話]
1773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個對照實驗,實驗結果是單密閉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很快死去,而與綠色植物一起密閉的小老鼠卻存活了較長時間,后來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才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第14頁
綠色植物
小白鼠(或蠟燭)
氧氣
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結論:
科學實驗證明:
綠色植物能夠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同時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又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都會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氣,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釋放氧氣,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真的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除了滿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之外,還供給了動物。
第15頁
當其他人重復普里斯特利的實驗時,有的能夠成功,有的總是失敗。這是什么原因呢?密閉性差光照不充足植物少等
后來,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證實了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實驗才能獲得成功。光合作用——需要光
普利斯特利的實驗是否總能成功?此實驗成功的條件是什么?
光
第16頁
進一步探究
蠟燭燃燒、小白鼠呼吸、植物呼吸作用都會釋放二氧化碳。那么,玻璃罩內的二氧化碳會增多嗎?
第17頁
1779年,英格豪斯
植物“凈化”空氣的條件——
植物“凈化”空氣的場所——
綠色部分
光
第18頁
后來科學實驗證明:蠟燭燃燒或動物的呼吸都會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氣,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釋放氧氣,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真的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嗎?讓我們一起探究吧!
第19頁
接下來該怎樣實驗?
探究:二氧化碳殊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如何設計檢驗二氧化碳是否真殊合作用的原料?
小組討論:應選擇什么作為該實驗的變量?除這個變量外,其他條件應怎樣?為了保證實驗中只有二氧化碳一個變量,你該怎樣設計對照實驗?
二氧化碳
相同
氫氧化鈉溶液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許25%氫氧化鈉溶液,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設計實驗
二氧化碳可以被氫氧化鈉吸收,注意,氫氧化鈉溶液有蝕性,不要讓皮膚接觸它。實驗過程(如下圖示)
第20頁
二氧化碳殊合作用的原料嗎?
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
二氧化碳殊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方案:
材料用具
實驗裝置
二氧化碳殊合作用必須的原料嗎?
探究
方案一:
兩個玻璃皿、兩個廣口瓶、兩個燒杯、兩枝帶葉子的枝條、氫氧化鈉溶液、清水、
玻璃皿
廣口瓶
燒杯
第21頁
實驗方法和步驟①用一適當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長正常的盆栽綠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氣。②將上述植物及裝置放在暗室中饑餓,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暗室內裝有綠色安全燈。③饑餓一定時間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時,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④取一片葉,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是葉綠素溶于酒精中。⑤將已脫綠的葉片取出,平鋪在一個培養皿內,用碘液,檢測有無淀粉的特異顏色應出現。對照組:一樣的方法不過把NaOH換成水
第22頁
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裝置
方案一:
實施計劃:1、在一培養皿中裝氫氧化鈉溶液,在二培養皿中裝清水。2、在它們同時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3、幾小時后,各取甲乙裝置中的一片葉子,分別編號一、二,然后放酒精中隔水加熱,脫去葉綠素,然后用清水清洗。4、在一、二葉片上各滴上兩滴碘液,觀察。
第23頁
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裝置
方案一:
試驗證明
在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掉二氧化碳的(1)裝置中植物葉片碘液顯色不變藍,沒有產生有機物淀粉,而在有二氧化碳的(2)裝置中植物葉片碘液顯色變藍,產生了有機物淀粉。證明在有二氧化碳的裝置中植物進行了光合作用.證明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須的原料。
第24頁
1、從實驗裝置一號和二號中各取一片葉,分別用碘液處理,你認為哪個裝置中葉片不變藍?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無關系?
一號裝置中葉片不變藍
二氧化碳殊合作用的原料
討論
吸收二氧化碳
3、該實驗中哪是實驗組,哪是對照組?
一號是實驗組
二號是對照組
實驗裝置
方案一:
第25頁
討論1.如果你的實驗結果與假設不一致,請仔細分析原因,然后在以下三種方案中做出選擇:(1)否定原來的假設,得出與假設相的結論;(2)按照原來的實驗方案重做一遍,檢驗你的實驗結果是不是可以重復的;(3)重新設計實驗方案,并通過實驗重新檢驗假設。2.與同學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分析所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嚴謹、合理。3.與同學交流從結果得出結論的推理過程,共同分析所做的推理是否符合邏輯。
第26頁
方案二:
清水
氫氧化鈉
A
B
B不變藍,為什么?因為氫氧化鈉溶液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A變藍
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科學研究表明,水也殊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請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本實驗的結論:
二氧化碳殊合作用的原料
第27頁
圓圈內的葉片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
a
如何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
實驗現象:a部分遇碘液不變色b部分遇碘液變藍實驗結論:水殊合作用的原料
用刀片切割葉脈
滴加碘液變藍
滴加碘液不變藍
第28頁
17世紀上半葉,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和1804年,瑞士學者索熱爾都證明了,綠色植物在光下還要消耗
水分
第29頁
只有植物的綠色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葉綠體可能殊合作用的場所
上一頁: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地球的內部ppt課件 下一頁: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地球在公轉嗎ppt課件
相關素材
下載地址
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ppt課件
優秀PPT
Copyright:2009-2019 pptbz.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PPT寶藏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由用戶自行上傳,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他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系
PPT模板下載 粵ICP備13028522號